姓氏起源
1、 始于夏后氏,是禹王的后代。夏朝少良當國時,有大臣汝艾(一作女艾),其后人以祖字為姓,遂成艾姓。通常認為,汝艾是艾姓的始祖?!锻ㄖ尽な献迓浴份d:艾氏為"夏少康臣汝艾之后"。
2、 因地名得氏。春秋時期,齊國有位大夫名孔,因為住在艾陵(今山東泰安東南),人們就叫他孔艾。他的后代,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"艾"作為自己的姓氏。故《通志·氏族略》說:艾氏為"春秋大夫孔艾之后"。 郡望堂號 【堂號】 "愛民堂":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,恨惡吏。他在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:"愛民如恤血,撻吏勝看經;棒折胥吏手,何勞誦《大乘》?" 【郡望】 隴西郡: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(前280年)設置,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。相當于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及隴西地區。治所狄道(今甘肅省臨洮縣)。 河南郡:漢高帝二年(前205年)設置,治所在雒陽(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)。 天水郡:西漢元鼎三年(前114年)置,相當于今甘肅省天水、隴西以東地區。治所在平襄(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)。東漢永平十七年( 公元74年)改為漢陽郡。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。